在煤礦、化工、面粉加工等存在爆炸性粉塵風險的作業環境中,
防爆式粉塵檢測報警儀是保障人員安全的關鍵設備。正確掌握其使用方法,不僅能及時預警粉塵超標風險,更能有效預防粉塵爆炸事故的發生。

一、使用前準備是確保儀器可靠運行的基礎。
首先需確認檢測環境是否符合儀器的防爆等級要求(如ExdIIBT4),并在安全區域完成開機自檢。通過菜單鍵進入校準程序,使用標準粉塵氣溶膠對傳感器進行零點校準和量程校準,確保檢測精度。根據作業場所特點,合理設置報警閾值——通常總粉塵濃度超過10mg/m³、呼吸性粉塵超過3.5mg/m³時應觸發預警,而爆炸下限的20%(如煤塵為40g/m³)需設為危險報警值。
二、現場安裝位置直接影響監測效果。
儀器應水平固定在距地面1.2-1.5米的高度(接近人體呼吸帶),遠離通風口、物料噴射區等氣流干擾源,同時保證傳感器進氣口不被粉塵直接堵塞。對于移動作業場景,可使用便攜式機型并保持檢測時與粉塵源的距離在0.5米范圍內。
三、操作過程中需規范使用功能按鍵。
通過"MODE"鍵切換實時濃度顯示、歷史數據查詢等模式,長按"▲/▼"鍵可快速調整報警閾值。當紅色報警燈閃爍并伴隨聲光提示時,操作人員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:暫停產塵作業、切斷電源、組織人員撤離,同時檢查濾塵裝置是否失效。日常使用中需每班次記錄檢測數據,每月用標準粉塵驗證儀器靈敏度,每半年返廠進行防爆性能檢測。
四、維護保養直接影響設備壽命。
每日使用后應用軟布擦拭外殼,嚴禁用有機溶劑清潔傳感器窗口。在多塵環境中連續工作超過8小時,應使用配套毛刷清理進氣濾網。長期存放時需取出電池,存放于溫度-10℃~40℃、濕度<80%的防潮柜中。
防爆式粉塵檢測報警儀如同工業現場的"安全哨兵",只有嚴格按照規程操作,才能充分發揮其監測預警功能,為安全生產構筑堅實防線。每一位操作者都應當成為安全規范的踐行者,讓科技真正成為守護生命的屏障。